对于养牛来说,粪便的清理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,漏缝地面虽然省时方便,但存在更多的是各种缺点。采用漏缝地面、水冲清粪易导致舍内空气湿度升高、地面卫生状况恶化,有时出现恶臭、冷风倒灌现象,甚至造成各舍之间空气串通。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粪便清理方法:
1、漏缝地面:所谓漏缝地面,即是在地面上留出很多缝隙。粪尿落到地面上,液体物从缝隙流入地面下的粪沟,固形的粪便被家畜踩入沟内,少量残粪用人工略加冲洗清理。漏缝地面比传统式清粪方式,可大大节省人工,提高劳动效率。
漏缝地面可用各种材料制成。在美国,木制漏缝地面占50%,混凝土制的占32%,用金属制的占18%。但木制漏缝面板很不卫生,且易于破损,使用年限不长。金属制的漏缝地易遭腐蚀、生锈。混凝土制的经久耐用,便于清洗消毒,比较合适。也有用塑料漏缝地面的,它比金属制的漏缝地面抗腐蚀,且易清洗。
2、粪沟:位于漏缝地面下方,其宽度不等,视漏缝地面的宽度而定,从0.8m到2m;其深度为0.7一0.8m;倾向粪水池的坡度为0.5-1%。
水冲清粪由于耗水量多、粪水贮存量大、处理困难、生产中为节约用水可采取循环用水办法。不过循环用水可能导致疫病的交叉感染。此外,也可采用水泥盖板侧缝形式,即在地下粪沟上盖以混凝土预制平板,平板稍高于粪沟边缘的地面,因而与粪沟边缘形成侧缝。家畜排的粪便,用水冲入粪沟。这种形式造价较低,不易伤害家畜蹄部。
3、粪水池(或罐):粪水池(或罐)分地下式、半地下式及地上式三种形式。不管哪种形式都必须防止渗漏,以免污染地下水源。此外实行水冲清粪不仅必须用污水泵,同时还需用专用槽车运载。而一旦有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发生,如此大量的粪水无害化处理将成为一个难题。